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时间:2024年10月21日 信息来源:梵净云天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向世界传播铜仁故事
——“追梦中华·多彩黔行”中国侨联海外华文媒体贵州采访行(铜仁站)活动见闻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

走进石阡楼上古寨,透过一个个非遗工坊、一件件文创产品、一代代手工艺传承人队伍,可以触摸到铜仁的“文化脉搏”、聆听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相生相伴的历史回响;

伫立于梵净山之巅,千峰叠翠如诗如画,这座融生态原始、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于一身的名山,展示和保存着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是铜仁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实践写照;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漫步于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街巷,原汁原味的老建筑、精彩绝伦的非遗巡游、现代化的商业潮流业态......赋予这座古城崭新的生命光彩,正在吸引着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纷至沓来;

......

10月14至1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支持,贵州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多彩黔行”2024海外华文媒体贵州采访行活动走进铜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和5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就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村落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民俗文化等展开调研采风,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和底蕴深厚的铜仁文化,向世界传播贵州故事、铜仁故事。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触摸“历史脉搏”
文化崛起的铜仁魅力非凡


黔东大地,山水独秀;民族多元,人文荟萃。


回望来时路,湘楚文化、巴蜀文化在铜仁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交融浸润,土家、苗、侗等29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着,催生了多彩的民俗文化与独特的民族风情。

如今,“文”字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逐渐渗透,不断记录和铭刻着这座城市绚丽多彩的人文故事和生态景观,文化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文化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是一条生生不息的血脉。

采风期间,中国侨联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石阡县楼上村、江口县云舍村和寨沙侗寨等地,一步一景、一村一特,形态各异、风情各具的传统村落散发着原汁原味的宁静与纯粹,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多民族和谐共生与岁月悠长的故事。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他们漫步在古村古寨中,感受着灿烂多姿的民族风情文化,参观了手工艺品工坊、印染工坊、文创工坊、陶艺工坊展示,聆听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故事。

“刚刚一进来就感受到非常浓郁的民族文化,还有将土家民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的民族表演,非常惊艳。”在江口云舍村,美国华视副总编刘蔷说,“旁边清澈的河流,以及不经意间飘来的桂花香,都让我感受土家人民淳朴、闲适、安逸的生活,在交谈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仡佬蹦蹦鼓、敬茶歌、木偶戏、石阡说春......在石阡非遗博物馆,采访团一行驻足观看非遗展演,近距离感受铜仁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黔东儿女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诠释着铜仁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


“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遗忘或忽视,而是在保护与传承中不断发展,让我深感敬佩。”德国《欧华之声》副社长辅金玲说道。近年来,铜仁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系统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持续办好各类文化活动,让铜仁更多非物质文化“火”起来。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30项。铜仁玉屏箫笛、土家族民歌、苗绣等1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仡佬族敬雀节、思南花灯等85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项目231项,县级项目487项。全市共有非遗传承人1022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6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2人,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64人。

随处可见的剪纸、苗绣等种类繁多的工艺品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芒;节日期间的傩戏、箫笛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彰显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当前,文化的触角延伸到铜仁各个角落,处处都是文化繁花盛开的图景。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感悟“绿色底蕴”
生态文明的旗帜高高飘扬


“亲山、近水,推窗见景、出门见绿,处处都能领略生态之美。”游客对铜仁由心而发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近年来,铜仁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扣省委、省政府对铜仁提出的“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要求,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殷实的“生态家底”是铜仁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

采访团一行走进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青山与云雾为伴,郁郁葱葱的树林错落有致。在树林深处,一只只身披金黄色绒毛的黔金丝猴三五成群地玩耍,仿佛身处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梵净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独有魅力,采访团一行赞不绝口。美国新龙传媒集团副社长韦元龙说,“梵净山是一辈子必须来一次的地方,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终生难忘的”。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总干事格蕾泰尔·艾吉拉博士致信,祝贺梵净山保护区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此次成功入选表明其目前的有效治理、科学管理、保护成效达到了绿色名录标准要求,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重要示范作用。

草木葱茏、鸟儿欢唱、走兽腾跃……梵净山是观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珍稀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的唯一分布地,梵净山是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一颗“绿色明珠”,也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和全球种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坐落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还有着一座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的全球最大抹茶生产基地——贵茶产业园。

“我们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茶企业。”

“抹茶产能、抹茶出口量均位列全国第一。”

“建有世界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碾茶精制生产 线4条,抹茶生产线4条,年产能4000吨。”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品尝......在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采访团一行共同探寻这座“世界抹茶超级工厂”一“抹”茶香飘万里的奥秘,这也是铜仁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价值、持续释放绿水青山产业效益的生动实践。

“惊讶!放心!”美国《美中报导》总编辑禤志文用两个词形容当下感受,他说,“这个生产规模让我惊讶,这个产品品质让我放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抹茶、铜仁的抹茶”。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近年来,铜仁市出台了《做大做强抹茶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充分发挥铜仁抹茶产业生态优势和规模优势,整合资金、人才、项目和资源,力争用3年时间,把铜仁建设成为中国抹茶的主要原料基地、加工中心,把“梵净抹茶”培育成为中国抹茶的知名品牌,做实“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持续擦亮“中国抹茶之都”金字招牌。

抹茶产业只是铜仁生态饮品产业发展的一环。

当前,铜仁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实践,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铜仁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方位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赏阅“文旅画卷”
生态美百姓富的故事生动演绎


从转型发展破题,万山区坚持旅游资源、红色资源一体融合推进,对汞矿遗址和文物进行保护性整体连片开发利用,将工业遗产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让旧址有新貌、焕发新活力;

立足梵净山旅游资源优势,江口紧扣“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完美结合,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群众走上“生态路”、吃上“旅游饭”;

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石阡将温泉康养和酒店有机融合,打造建成了集观光旅游、度假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运动康体等功能为一体的温泉康养旅游胜地;

.......

近年来,铜仁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按照全省打造“黄小西吃晚饭”六大精品景区战略,推动“一圈两带三区”(梵净山生态旅游经济圈,锦江体旅融合示范带、乌江流域生态旅游带,中南门文旅融合消费区、万山工业旅游示范区、石阡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联动发展,不断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19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采访铜仁故事


从废弃到唤醒再到蝶变、升级,曾经沉睡的工矿遗存正在“活”起来、“火”起来......采访团一行走进万山朱砂古镇,昔日的老建筑和旧厂房被打造成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曾经沉寂的汞矿遗址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

“非常震撼!”在万山的矿洞内,加拿大视传媒副主编郎琪看到数百年来采矿工人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冶炼汞矿的遗迹遗物,她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宣传点,也是一个很好的自然馈赠。在矿洞里面设置的一些互动环节,还有玻璃栈道这种探险体验的旅游方式,都可以拉近旅游体验者和景区的关系,尤其对年轻人会具有吸引力”。

街边的邮筒、老式的收音机、角落里的算盘、印着图案的搪瓷杯、红色五角星的军绿色书包......走进朱砂古镇的 “那个年代一条街”,一排排具有时代气息的水泥房和商铺、一个个具有时代标志的物品,都在向来访者述说着那段悠悠岁月。

近年来,万山区持续加强对汞矿遗址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突破口,把废弃矿区转变为文化遗址,不断探索创新研学旅游、探秘旅游、康养度假与工业旅游相结合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老工业遗产的“再青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采访团一行漫步在锦江河畔的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古色古香的街巷升腾着浓浓“烟火气”,流光溢彩的街区、琳琅满目的商品、绚丽多彩的灯光秀、悠悠锦江上的“龙游锦江”更让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古城不仅保留了古代的文化底蕴,还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今融合之美。”加拿大华发网香港繁体版主编朱梅仙说,无论是迷人的夜景、还是一些体验式活动,都让她感受到中南门古城的魅力与活力。

“新春灯会”“非遗周末秀”“露天电影”“侗听音乐会”“村歌会”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美食摊位上的油锅滋滋作响,火锅、肉串、抹茶等各色美食云集,令人目不暇接;“福泡泡”“禄球球”“寿悠悠”“喜啾啾”“财兜兜”五大街区IP形象与现代化、综合化、多样化的商业潮流业态引领着铜仁文旅的新风尚......今日的铜仁不断升级文旅体验,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和网红新产品,积极推动文旅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

“这次采访之旅给我们这些在国际舞台上讲中国故事的人一个很好的机会。”欧洲新传媒集团总编辑范轩信心坚定地说,“我们要向世界展示如此优渥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传统,张开怀抱迎接全球的游客和华人朋友”。
 

今朝无限好,来日再相会。

铜仁,这座热情好客的城市,也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迎接八方来客,让全世界更多的人走进铜仁、爱上铜仁、传播铜仁,让世界听见铜仁的故事。



记者:田莉莎编辑:何芳二审:杨映华值班编委:陈林总值班:郝从健